【引言】新版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一等奖(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领会各组织材料之间内在联系和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二)能力训练点
1、学习本文脉络文明、记叙有序的方法。
2、学习采用白描手法,抓住特征刻画人物。
(三)智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本文,体会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结合课文内容学习,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学法引导
1、指导学生查阅有关鲁迅先生资料。
2、编列课文结构提纲,找出课文中描写藤野先生语言、行动的句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先生交往的典型事例。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精选若干片段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
2、通过语言行动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先生的语言、行动的语句。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2、结合背景介绍,壹阅相关资料,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讨论,解决本课的难点”、“疑点”。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作了解性阅读,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线索;进行理解性阅读,理解课文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层。
(二)整体感知
课文是鲁迅先生回忆早年留学日本生活的散文。事隔20多年,在鲁迅先生的心目中,那一段生活最值得回忆的,是自己的恩师藤野先生,足见藤野先生师德的感人。藤野先生少年时期学过汉语,对中国怀有崇高的敬意。尽管时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是蘑野先生丝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先生深切感受到蘑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藤野先生的师德,颂扬了藤野先生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阅读时要注意体会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1、导人课文,板书课题。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线索。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扫清字词障碍。
3、进行理解性阅读,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教师有感情的地朗读第一部分。
(2)讨论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哪两件事。
(3)讨论有关句子、词语的意思和预习提示,体会课文的语言。
(4)理解这一部分和写藤野先生的关系,讨论第3段的作用。
4、继续进行理解性阅读,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1)学生快速阅读第二部分,划分层次。
(2)指名学生朗读第二部分第一层。
(3)讨论为什么到现在还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处地名。
(4)结合有关词语和预习提示的理解,讨论如下问题:
①仙台的生活条件怎样?鲁迅对此抱什么态度?
②仙台医专的职员和先生对鲁迅的态度怎样?表现在什么地方?
③鲁迅是怎样理解学校对他的“优待”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
(5)讨论这一层和写藤野先生的关系。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主要进行了理解性整体感知,明确了按照见到先生的缘由——和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对先生的怀念这样的叙事线索。
学过本节课后,着重加深对鲁迅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崇敬之情。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继续进行理解性阅读,理解课文第二部分的第二、三、四层。
(二)整体感知
本文是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怀念的顺序来记叙的。课文还有一条内在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1、检查复习。
(1)默写有关拼音和词语,指名学生回答词解。
(2)提问有关副词的作用。
(3)提问上节课的作用。
2、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
(1)学生默读这一层。
(2)讨论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写与藤野先生相识的,写与蘑野先生相处又选取了哪些典型事例。
(3)结合有关词语和预习提示的理解,讨论写与藤野先生相识时的目睹、耳闻,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分别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3、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三层。
(1)指名学生朗读这一层。
(2)讨论这一层写了哪两件事。
(3)结合有关词语和预习提示的理解,讨论这两件事各侧重给了鲁迅什么刺激,作者的语言中包含了哪些感情,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
(4)讨论这一层和写藤野先生的关系。
4、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四层。
(1)教师范读这一层。
(2)结合有关词语和预习提示的理解,讨论这一层所表现的藤野先生的感情。
5小结归纳课文的第二部分。
(四)总结、扩展
本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叙述了自己在仙台与先生的交往,着重交待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这也是告别先生的原因。这是鲁迅思想上的一次巨大飞跃,也是他战斗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
第三课时
(一)明确目标
继续进行理解性阅读,理解课文第三部分;总结归纳全文。
(二)整体感知
本部分主要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把与先生的深情厚谊与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统一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政治斗争结合在一起,从而总结了全篇,深化了中心,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三)教学过程
1、师生共同活动,分析课文的第三部分。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轻声跟读这一部分。
(2)讨论这一层的各段所写的内容。
(3)结合有关词语和句子,体会这一部分语言中所包含的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赞颂之情,理解作者是怎样高度评价藤野先生的,作者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化为哪些具体行动,课文的
结尾对深化中心意思有什么作用。
(4)师生齐谨第37段。
(5)小结第三部分 ……此处隐藏17012个字……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观者。
⑶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学生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⑷ 匿名信事例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看电影事件反映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
语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5、学生齐读课文1、5、24~31、36~38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诵读要求:第1段要读出辛辣嘲讽意味,第5段以轻松亲切语调表现友好之情,24~31段则充满愤激,36~38段应满溢感激。
1、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沦争颇为热烈,对于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学生各抒己见。激烈争论。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如下:
较倾向于第⑴种:“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为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和本意。理由:第一,散文叙述的焦点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和藤野先生有直接关系,恰如结尾处点明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而从作品的实际效果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第二,从全文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也正因作品饱含的爱国主义感情,从而使藤野的形象更为感人,可以说,爱国感情是文章的“底色”和背景。第三,鲁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鲁迅全集》,译者增田涉写信征求选文意见,鲁迅回信说:“请你全权处理好了。在我看来,非放进不可的东西是没有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你译出加入。”1936年鲁迅又向来到上海的增田涉打听藤野的近况,可见其怀念之情。所以说,歌颂藤野先生是文章的主旨。
2.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 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鼓励。
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鲁迅的文章尤为如此。走进散文《藤野先生》,使我们更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透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的心中,愿我们在关爱的沐浴中,生活的天空更为湛蓝、亮丽。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篇八教学目标
1、学习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
2、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几件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版。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后思考,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
(二)自主解决生字词,读音和默写都要正确。
挟 樱花 绯红 宛如 掌故 落第 畸形 不逊 匿名 诘责 呜呼
凄然 教诲 油光可鉴 杳无消息 抑扬顿挫 正人君子 深恶痛疾
三、精读课文
(一)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看看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3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写作者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
4-3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写作者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
36-38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二)请同学们齐读第6-10自然段,再看书上的插图。看作者初见藤野先生的情况。
(三)请男生齐读课文,看文章记录了作者留学过程中的哪几件事,试为每件事拟一个小标题。先在小组交流,然后请3位同学在全班交流。
1、离开东京的原因
2、在仙台求学受到优待
3、认识藤野先生
4、添改讲义
5、关心解剖实习
6、匿名信事件
7、看电影事件
8、“我”与藤野先生惜别
(四)请女生齐读课文中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部分,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他“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藤野先生治学严谨,做事认真,为人正直,矢志于医学事业;用公正之心对待作者,在学习上给予作者极大的关心和帮助。
(五)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
本文题为《藤野先生》,可是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写和藤野先生无关的见闻和感受,你认为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篇回忆性散文主要写的是”我“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这篇散文的另一条线索是“我”的爱国之情,也就是“我”弃医从文的历程。“我”从东京到仙台留学,这一段经历在作者一生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思想在这一阶段发生了重要转变,而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是这段历史中最让“我”感怀的片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文写的是作者“以藤野先生为中心的一段人生经历”,而非简单的“我与藤野先生交往”。
(六)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的好处在哪里。
1、“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到上野公园去。
2、地板前加“有一间的”,使地点更为准确;加了一个“咚”字,说明声响更大。
3、加上两句,表现了作者更加坚定斗争的决心。
四、课堂总结
本文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通过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治学,对工作一丝不苟,公正待人,在学习上对作者给予极大的帮助。本文内容真实,所写的事件非常典型、作者注重细节描写。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课外阅读《自序》。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新版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一等奖(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