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互动活动方案通用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互动活动方案 篇一一、送教下乡活动的指导思想: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20xx年全县小学‘送课下乡’和‘迎课进城’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和我县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互补,增进城乡教师的相互学习,促进我县教育均衡发展。
二、送教下乡活动的目的: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开展优秀教师、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现场观摩、当场评议、互动等),搭建城乡教育联系的桥梁,缩小城乡教育发展之间的差距,加强城乡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一线教师的教学教研意识,为农村地区教师送去教育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推动昌江教育均衡发展。
三、送教下乡活动组织机构:
组长:周继文(校长)
副组长:梁小燕(副校长)
成员:李如雄、杨雄、林有仲、洪汉语、王娟娜、林鸣玮、周继荪、孙雄
四、送教下乡活动的具体安排
送教下乡的老师是我校两位省级骨干老师,她们分别是关定团老师(承担五年级语文)、陈琴老师(承担三年级数学)。
送教时间:20xx年5月9 日
送教活动内容:课堂观摩、课后评议(收获,谈体会,谈自身不足)、互动等活动。
送教课题:四年级语文《天鹅的故事》、三年级数学《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送教具体地点:昌江县七差中心学校
五、送教下乡活动的具体要求:
1、切实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真做好过程管理,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2、明确送教任务。教师的讲课、说课,同学科教师、学校领导和教研员进行评课、研讨。
3、实施新课程,宣传新课改,为我校与“手拉手”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走进新课程发挥引领和促进作用。
4、送教的同时,就地趁势召开教学研讨会,开展新课程大家谈活动,营造研讨氛围,推进教学改革,提升两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5、通过城乡教师实行零距离的交流,融洽工作情感,增强活动的服务意识,从而使我校老师团结一体,昂扬向上的良好态势。
6、为教师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学习新理念、新方法,通过示范课观摩、评议、互动等活动,引导教师们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互动活动方案 篇二一、活动目的:
1、为了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2、培养孩子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体现团结协作的竞赛风格。
3、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搭建家庭与学校之间互相交流的平台。
二、参加对象:
一年级全体孩子和家长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一年级:10月13日下午
地点:篮球场
四、活动负责人员:
裁判:
主持:
场地划分:
器材准备:
五、活动项目:
1、抛接羽毛球:家长和孩子两人一组,在规定的3米距离内,一个抛球,一个用框接乒乓球,一组5个球,每个班10组,看哪个班级进框的羽毛球个数最多为胜。
2、一分钟双人跳绳:家长和学生同时双人跳,每班20组,家长摇绳,在一分钟之内跳得个数累计,最多个数的班级为胜。
3、保龄球大赛:
场地一侧摆放着6个瓶子,选手在距瓶6米处规定线前滚球,每击倒一个瓶得1分;每名参赛选手(学生和家长)每人有1次滚球机会,10组家庭得分累加为班级总得分,得分高者名次列前;
4、运球接力赛
比赛采用迎面接力的形式进行,一边学生,一边家长,学生先出发,第一人听到发令后,运球到对面,家长在线后接到球再出发(如出现抢跑则加5秒),依次类推,完成比赛。按每班10组家庭总用时排列名次,少者列前。
六、奖项设计
每项活动第一名获3分,第二名获1分,四项活动相加,分获一、二等奖。
互动活动方案 篇三活动目标:
1、相互学习穿鞋子、折手帕、穿裤子的生活技能,提高宝宝动手习惯,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2、能愉快的'参加集体活动,体验集体活动的丰富和有趣。
3、让每个宝宝都有展示的机会,获得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布置教室,感受“五一”节的到来
2、手帕、裤子、鞋子若干、奖状、奖品人手一份
3、音乐、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相互认识:
1、小小1班和小小2班相互听音乐找朋友。
2、老师告诉宝宝:五一节是国际劳动节
二、宝宝分组比赛:
1、分组、贴牌。
2、教师示范活动的过程,宝宝倾听。
3、宝宝分组进行:穿鞋子、折手帕、穿裤子
三、发奖:
1、分组进行奖状的领取和拍照。
2、领取奖品
互动活动方案 篇四一、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上午9:00---12:00
二、活动地点:
xx
三、活动意义:
寓教于乐,享受快乐的同时传播知识文化;
提高社会对儿童事业的关注度,推动幼儿事业发展;
促进商场和红黄蓝品牌推广
四、活动筹备:
1、舞台装饰
2、准备礼物(毛绒玩具)
3、卡通人偶
4、气球和横幅: 布置红、黄、蓝彩色气球。外拉横幅一条:提前确定挂在哪,量好长度,宽70-80公分即可。(字体可选择:热烈庆祝北京红黄蓝亲子园xx分园正式开园或红黄蓝-中国儿童教育领先品牌或红黄蓝-适合中国0~6岁的早期教育或红黄蓝-多彩人生第一步)此横幅以后出去活动时也能用。
音响和音乐:选择欢快的音乐(如:红黄蓝宝宝之歌),开业当日早晨音箱放在门口播放造气氛(固定一人播放,前一天调试好音响和音乐)。
摄像和照相
5、园内前台:必须一直留一个人负责咨询和报名工作。前台一定要张贴正式课程表、促销价格表、报名表、每日收费明细、收据(2本)、预约示范课表。
6、抽奖箱/奖号,礼品袋:红黄蓝三折页、课程单页、红黄蓝Logo的。小礼品、赞助商提供的礼品。
特等奖(1名):价值1560元课程
一等奖(2名):价值500元课程抵价券
二等奖(3名):价值300元课程抵价券
三等奖(4名):价值100元课程抵价券
……此处隐藏2501个字……:跳起来捉害虫最好。
师:现在就请你们试着跳起来捉害虫,如果你捉到了,请你告诉我你是怎么跳的。
3、教师请动作正确的幼儿告诉家是怎么跳起来的,并示范给家看,教师小结纵跳触物动作要领。
师:跳前双腿并拢,下蹲,双脚一起用力向上跳,跳起后用手捉住害虫。
4、幼儿集体练习,教师巡视。并及时指出幼儿不准确的动作。
师:前面是山羊公公的菜地,它的菜地里有许多的害虫,请你们去忙捉害虫,好吗不过到山羊公公的。菜地要经过几条水沟,我们要跳过水沟,到达菜地,再纵跳捉到害虫,然后手拿害虫原路返回,将害虫放进篓子。小青蛙们现在开始出发吧
1代要求,幼儿游戏。
游戏前教师示范,并提出注意点和规则:分成四列纵队,四人同时进行游戏。
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指导。
2教师讲解第一次中出现的不足,进行第二次游戏比赛。
师:好,刚才山羊公公看到小青蛙们捉了这么多的害虫,真高兴。它想请小青蛙们比赛看看,看哪一组的小青蛙最快捉到害虫,好吗
虫子捉完,游戏结束。
三、结束部分:放松活动
师:呀,害虫都捉完了,小青蛙们累不累啊我们先休息一下再去助其他的小动物好不好播放放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结束教学。
互动活动方案 篇九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并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和作用。
2、知道防火的重要性,要爱护生命爱护森林树木。
3、尝试了解森林防火一系列措施。
活动准备:
课前经验准备:初步认识各类标记图案(关于火的有关标记)、有关消防灭火短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类消防安全标志
1、出示各类标志图案。提问:宝宝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教师小结:消防标志是一种指示性标志。它是由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图形、符号活文字并配以一定的颜色所组成的。
二、了解各类消防安全标志的含义
1、出示图片:标志分类
1)火灾报警和手动控制装置标志:消防手动启动器、火警电话等。
2)紧急疏散途径的标志:紧急出口、疏散通道方向等。
3)灭火设备的标志:灭火器、消防栓等。
4)具有火灾危险性的地方或物资的标志:禁止火灾、禁止用火灭火等。
5)其他类型:禁止带火种、当心触电等。
2、投影标志说说你认识什么标志?这个标志的`图形怎样,有什么含义?(消防手动启动器;发声警报器;火警电话;紧急出口;地上消火栓;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安全通道;禁止吸烟、烟火、燃放鞭炮、放易燃物)
3、讲解幼儿园的消防栓。
三、关看灭火短片:
大家认真观看后讨论:
1、宝宝刚才影片里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发生火情应该怎样与消防队取得联系?
打火警119、讲清出事地点详细地址、火势情况
2、总结:影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知识。还有什么情况可能发生火灾?
发生火灾怎么办?怎样防火?打什么电话求救?
四、小组讨论森林里如何防火
1、分组讨论:森林里能否点火?为什么不能?。
2、小结归纳森林着火的危害性
五、巩固总结
1、匪警、火警、急救中心电话各是什么?
遇坏人打110,着火打119,急救中心120。
2、遇到火情,危险情况时,要保持镇静,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互动活动方案 篇十活动来源:
在这个学期,两个大班合在一起,为了能让家长们及时地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做好家园共育工作,我们将合班后的第一期《班报》如期的发给家长,孩子们纷纷和家长一起观看着,有他们认识的字就自己来念,不认识的字就让家长读,他们发现报纸上的许多内容说的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并且对其中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有一天我发现一个孩子在活动区中自己试着做报纸。老师发现后,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如果开展此活动,可以引导幼儿关注自己身边的事情,学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做事。在此活动中,还可以帮助幼儿体验分工、协商、合作的活动过程,增强合作意识与任务意识,为他们能顺利地步入小学奠定基础。
我班的幼儿已经具备简单阅读书写能力和绘画的能力,同时在图书区中幼儿有自己制作图书的经验和相关能力,这样既可以让幼儿在设计、编辑、制作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体验成功、合作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设计、编辑、制作班报,体验分工合作的快乐,增强合作意识。
2.能够关注身边的事,并通过绘画、照片等方式传递信息,理解信息的重要性,有一定的任务意识。
活动:
1、我做的报纸:
1个孩子在活动区自己制作报纸活动,引起许多孩子的关注,孩子们也想参加,老师支持这孩子们的想法,许多孩子也参与到活动中,自己用各种方式做起了报纸。
活动后孩子们将自己的报纸进行展示,大家争先恐后的介绍着自己的报纸,老师提问:你们的报纸有什么内容?是怎样做的?还孩子们一起将自己制作的方法用绘画和语言记录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这时,有1个孩子说:这和爸爸妈妈看的报纸不一样。
2.我知道的报纸
分组谈话、绘画活动。教师有目的的组织相关活动了解幼儿原有经验,
问题:你们家里谁经常看报?看什么报纸?大家为什么都要看报纸?报纸上面都有什么内容?
有的说:我要回家看一看;有的说我要回家问一问;有的讲着自己简单的经验,孩子们兴趣盎然。
3.我看到的`报纸
过程:搜集各种报纸,初步了解各个版块的功能。
每个幼儿搜集一种或二种报纸。引导幼儿用剪报、文字说明、归纳的方式,了解报纸各个版块的功能。教师为幼儿提供相关材料和指导的支持。
请幼儿介绍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各个版块的功能,并结合重大事件、新闻将报纸的功能用图画、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呈现方式:实物、文字)
4.了解报纸的制作过程【采访、参观】
组织相关的活动,可以是家长资源,可以是社会资源。孩子们发现在制作报纸的过程中紧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么多的工作是有困难的,孩子们自发的分成小组,并商量着各自一起都干什么。
首先成立了小小记者团。制作小记者标志,并将负责每个版块的记者小组的照片呈现在墙饰中,每天可以将自己采访到的“新闻”张贴在墙饰中,每月由大家选取最有价值的新闻编辑整理成班报。
(呈现方式:文字、照片、图画)
5.我们的班级报
过程:请幼儿为班级报起名字,教师将每位幼儿的想法记录下来,确立班级报的名称,并且帮助幼儿确立班级报的版块,每个版块的功用是什么,登载一些什么内容。
呈现方式:绘画、文字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互动活动方案通用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