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爱国古诗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爱国古诗 篇1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刘向《三人成虎》
爱国古诗 篇2白马饰金羁[1],连翩西北驰[2]。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3]。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4]。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5]。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6]。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7]。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8]。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9]。长驱蹈匈奴[10],左顾凌鲜卑[11]。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12]?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1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注释
[1]羁:马络头。
[2]连翩:接连不断,这里形容轻捷迅急的样子。魏初西北方为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居住区,驰向西北即驰向边疆战场。
[3]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4]扬:传扬。垂: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5]宿昔:昔时,往日。秉:持。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6]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摧:毁坏。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
接:迎接飞驰而来的东西。猱(ná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7]剽:行动轻捷。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8]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9]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厉马:奋马,策马。
[10]蹈:奔赴。
[11]陵:陵蹈,以武临之。
[12]怀:顾惜。
[13]中:心中。顾:念。
翻译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儿男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马蹄”。
灵巧敏捷赛猿猴, 勇猛剽悍如豹螭。
听说边境军情急, 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赏析
这首诗描写和歌颂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强又富有爱国精神的青年英雄,借以抒发作者的报国之志。本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气息浓厚.
诗歌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青年爱国英雄形象。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
爱国古诗 篇31、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曹植《怨歌行》
2 、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张华《游侠篇》
3、愁损辞乡去国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4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5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6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7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8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9、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爱国古诗 篇41、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4、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5、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6、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7、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8、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谢灵运《七里濑》
9、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李白《秦女休行》
10、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1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12、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元结《贼退示官吏》
13、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
爱国古诗 篇5从 军 行 (选一)
唐·王昌龄
青 ……此处隐藏3367个字……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13、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4、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5、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16、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17、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18、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19、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20、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21、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屈原《国殇》
22、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23、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王维《老将行》
2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5、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6、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27、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28、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29、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30、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31、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辛弃疾《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32、野臣潜随击壤老,日下鼓腹歌可封。——鲍防《元日早朝行》
33、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3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35、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7、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38、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屈原《国殇》
39、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40、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41、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42、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43、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44、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刘沧《经炀帝行宫》
45、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汪遵《息国》
46、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满江红》
47、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48、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4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50、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51、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52、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53、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54、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55、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56、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5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9、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屈原《国殇》
60、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爱国古诗 篇14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高適《塞下曲》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李商隐《陈后宫》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曹植《怨歌行》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归凤求皇意,寥寥不复闻。——杜甫《琴台》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曹操《薤露》
爆裂同拚歼贼臣,男儿爱国已忘身。——秋瑾《吊吴烈士樾》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爱国古诗 篇1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爱国古诗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