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篇一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为适应新形势下医院的发展要求,充分调动医院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我院近年大力推进重点专科建设,使医院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科学规划,确保重点专科建设四个到位
1.1 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到位 按照湖北省卫生厅重点专科建设标准,结合医院实际,医院确立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重点专科建设指导思想,按照有条件、有能力、有市场的原则,抓住两个要素: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使用作为重点专科建设的关键,把特色技术作为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石。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择优汰劣、公平竞争的办法推进重点专科建设。科学规划:1997~2000年每年建立1~2个重点专科,2~3年建立一个省级重点专科,到2000年底建立8~10个市级重点专科,2~4个省级重点专科;2000~2003年实施“210规划”(2个省级、10个市级);2002~2007年实施“420规划”(4个省级、20个市级)。
1.2 强化领导,组织机构到位 医院成立了重点专科建设指导委员会,院长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下设创建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内),在重点专科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协调服务领导小组,医务科、科教科、人事科、修建科、宣传科、教办、设备科、财务科、病案科、质控办、统计室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各临床科主任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副主任和护士长任成员,各科室确定一名资料员,对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全院形成了重点专科建设三级网络管理。
1.3 增加投入,保障措施到位 实行四优先:经费优先投入,科研优先立项,设备优先购置,人员优先进修。医院每年提取业务收入的1.5%,作为重点专科建设的专项基金,并按省级6万元、市级2万元、院级1万元的标准进行扶持。从2001年起还增加了创建重点专科的外出学术活动指标,同时对创建重点专科的科室提高效益分成比例,省级增加5个百分点,市级增加2个百分点,院级增加1个百分点。医院每年均组织重点专科建设的专项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这些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了业务科室争创重点专科的积极性。
1.4 扩大影响,宣传工作到位 利用电视、电台广播、报刊杂志、宣传专栏、标语等向社会广泛宣传医院重点专科,让更多的领导和群众了解,使社会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同时,还利用医院的各种会议、文件、简报、黑板报向全院职工广泛宣传,创建重点专科的目的、意义、任务及方法。使全院职工特别是重点专科职工积极的、自觉的投身创建工作中来。精心组织,确保重点专科建设顺利推进
2.1 以人为本,构筑人才建设平台 医院是知识密集型高风险行业,人才是医疗事业发展的源泉。特别是象我院这样建院时间较短,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在十堰医疗市场站稳脚跟,并有一席之地,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重点专科建设的首位,以此为基础,构筑人才建设的平台。
2.1.1 筑巢引凤,吸引人才 对研究生到医院工作的,医院首先分配一套住房,硕士、博士分别给4万元、10万元的安家费;课题启动资金,硕士、博士分别为3万元、5万元。近几年来,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相继加盟医院。王家宁博士受聘医院后,医院为其成立了临床医学研究所,配备了300多万元的先进设备,为其施展才华搭建平台。临床医学研究所与生殖医学研究所强强联合后,在基因搭桥、转基因研究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为干细胞研究奠定了基础。
2.1.2 提高待遇,留住人才 改善知识分子住宿条件,使460名各类专业人才喜迁新居,为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提供了比较优越的生活环境。同时,对学科带头人实行月固定津贴制,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医院,一展所长。
2.1.3 建章立制,培养人才 通过举办院内业务培训班、学术讲座和在职学习、脱产学习、进修深造、委培研究等途径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出台了《外出进修学习管理办法》、《委培研究生管理办法》、《人才建设135工程》、《关于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关待遇的规定》、《关于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研究生待遇的规定》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措施,全院职工学习氛围浓厚,人才队伍迅速扩大,人才质量明显提高,人才结构更趋合理。涌现了一批学科带头人。目前,我院拥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110多人,中级职称360多人,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50多名,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阵容强大的人才队伍。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先后有美国犹他州大学约瑟夫教授、意大利BOSCO医院的卡罗博士、武汉大学医学院袁先厚教授等10余名国内外专家应聘医院担任学科顾问,一批享誉国内外知名专家受聘我院,为医院发展积蓄了强大 的智力资源。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2.2 突出双新,形成特色优势 医院以开展双新来推动重点专科建设,制定了双新奖惩办法,每年对获得双新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重奖,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多年的努力,全院重点专科建设呈现出可喜局面,46个专业80%以上科室达到了市级重点专科标准,还有相当一部分专业达到了省级重点专科标准。重点专科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医疗业务整体水平提高,带动了全院医疗业务的向前发展,形成了人民医院特色的医疗优势: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一枝独秀,成为全省仅有的两家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评审候审单位之一,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创建全省重点实验室;骨科在全市成功地开展了首例DICK手术治疗腰段脊柱骨折、脊柱侧弯矫形、引进胶原酶溶核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等手术,使越来越多的患者重新站立起来,每年主持400多例高难手术,无1例出现并发症;消化内科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卓有建树,使该科成为享誉周边地区的特色专科;神经外科率先在本地区开展了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还成功开展了脑干肿瘤、斜坡肿瘤、松果体区肿瘤、动脉瘤夹闭等高难手术,其中,他们为出生仅56天的婴儿施行的颅内肿瘤显微全切除术,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年龄段的空白;神经内科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方面开展了神经介入超早期动脉溶栓,静脉溶栓,在巨大脑出血治疗上成功开展了急诊CT定位下微创穿刺碎血抽吸术;口腔科在口腔正畸、口腔修复、牙周粘膜病、口腔颌面外科等方面均有明显实力;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方面成功地开展了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和PTCA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支架成形术;中医科名医汇集,有两名专家被评为十堰市十大名中医,开展的中医肝胆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妇科病处于领先地位,年门诊量高达3万多人次,享誉车城;传染科在肝病治疗上疗效独特,采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吸纳了四面八方的病源;泌尿外科开展的前列腺电切气化,超声科开展的微波治疗肝癌,病人不开刀就得到治疗,领先国内水平;急诊科承担着十堰市急救中心的重任,拥有强力的院前、院内急救队伍,建立起了现代化的120调度指挥 ……此处隐藏4124个字……疗法、中频治疗、中药熏蒸疗法、蜡疗、储药罐治疗等特色疗法。治疗范围包括内科、骨伤科、妇科、儿科、五官、皮肤等多系统疾病,完全能够满足临床患者的就诊需求,为门诊及住院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二、科学规划 稳步发展 突出特色 继承创新
制定科学的近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规划,是专科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突出特色,继承创新是重点专科建设的灵魂;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是特色服务的精髓;高科技服务手段是注入专科建设的新鲜血液。我院专科建设始终平着“人无我有是独创技术,人有我优是优势技术,人多我精是特色技术”的发展理念,倡导科技兴院,打造医院品牌,创新服务观念,特色服务群众。
1、准确定位,精心选项。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医院领导班子认真全面地对本地所有医疗单位进行摸底分析,找出他们各自的优势、弱势,寻找我院专科选项定位的突破口,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最终选定把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疗法的针灸推拿、中药熏蒸做大做强,扩建成立了针灸专科,率先申报甘肃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经过三年的建设,最终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科,并于2007年底成功申报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经过几年的建设,现专科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专业技术日臻娴熟,以其质优价廉、便捷显效的特色疗法赢得广大患者的认同和信赖,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针灸科已初具规模,成为我院的拳头科室。
2、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医院是社会窗口服务行业,服务对象多为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方面的弱势人群,医院专科的各项服务活动优先考虑本地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状况和家庭的承受能力。我院专科以诚信为本,在临床诊疗中实行优质优价和低标准收费服务,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提供优良优质服务,全科人员实行全天候无节假日应诊,提高服务质量,方便了患者就诊。专科专病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人才,专科医师业务素质的高低、技术是否过硬是专科建设水平高低乃至生死存亡的大事。针对这一现实,医院领导紧抓时机实施专科人才培训达标计划,并从资金上、政策上予以倾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培训培养力度,从2000年至今,坚持每年选派1-2名业务骨干到兰州、北京、上海、天津进行专科定向进修培训和深造。现均成为业务精、作风硬、靠得住、用得上的专科骨干人才。
3、坚持特色,继承创新。
首先是创新专科建设思路。在继承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及时主动掌握中医诊疗新技术、新动态及创办重点专科的科技信息,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理念。为了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医院先后筹资20多万元,为针灸科改善了就医环境,并先后购置了电脑中药熏蒸机、电脑多功能腰椎牵引机、微电脑多功能颈椎牵引机、三维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床、恒温蜡疗仪、电脑偏瘫治疗仪、电脑消炎止痛机、电脑骨质增生治疗机、六合治疗仪等医疗设备。为针灸科临床诊断治疗和开展新项目、新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是创新特色疗法。针灸科先后选派业务骨干赴全国知名医院学习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特色疗法,先后引进了脊柱微调推拿手法、醒脑开窍针法、冬病夏治疗法、中药离子导入疗法、中频治疗、中药熏蒸疗法、蜡疗、储药罐治疗等特色疗法,并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疗效确切。
4、社会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
经过几年的稳步发展,针灸科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诊疗水平整体提升,医护人员理论扎实,技术过硬,医患关系和谐,患者满意度达96%以上,没有发生一例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在白银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受到患者的好评。
针灸科近五年来从小到大,住院部从无到有,科室人员从少到多,业务收入翻倍上涨,处处展现了针灸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生的质的改变。2004年针灸科业务收入是16.5万元,门诊约5000人次;2005年业务收入是23万元,门诊5896人次,出院34人次;2006年业务收入是40万元,门诊12237人次,出院127人次;2007年业务收入是71万元,门诊15848人次,出院187人次;2008年业务收入是117万元,门诊15709人次,出院239人次。以上数据真实体现了针灸科的发展。在为患者解决病痛的同时,也为医院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存在问题
1、外围环境不理想,科室布局紧张。
2、科室应对急、危、重症能力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3、临床经验整理应用工作尚未开展
(1)对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发掘、整理和应用。(2)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整理与应用。
(3)对民间具有一定科学性和使用价值的方药、诊疗经验和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应用、提高。
4、科内制剂因无批号,不在医保范围内,不能将其疗效在临床上充分发挥出来。
5、重点专科发展缺乏正确引导。
四、发展规划
1、奋斗目标
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强科室管理,规范中医诊疗及护理技术水平,在突出中医特色的基础上继承创新。争取在短时间内将本科建成科目齐全、服务、基本设施、技术水平达到白银地区甚至全省内一流水平。
2、医疗业务建设
扩大住院部规模,加强科室环境建设,设立专科门诊,达到专病专治。并对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按照诊疗标准,进行科学、规范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单病种诊疗方案进一步优化。在护理方面,掌握心理护理及中医护理,规范书写各种护理病历。
3、加快中医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加快医院现代化建设,提高康复科整体水平的关键,今后要加大,将积极开展特色专科建设方面的讲座及学术交流活动。并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我科讲学、查房,使针灸科医护人员中医诊疗及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每年争取外派1-2名医务人员在省内外各大医院培训、进修、学习,逐步形成较为合理的专业人员梯队和人才资源,以解决人才断层问题。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跨区域协作网络和远程医疗会诊服务。
与各省市知名针灸科建立跨区域协作网络。以科技为纽带,在科研、临床、制剂、信息、管理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互补的跨区域协作网络。开展专家互访,互派进修、短期考察等活动,并进行了专题学术交流。
与国内知名针灸科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服务,我们不能解决的疑难疾病,希望能够通过远程医疗会诊服务向相关科室寻求帮助,我院将提供自己尽量完整的病历资料,经外院专家会诊后,我院将按专家制定的诊疗方案进行具体治疗,并随时与其专家请教,通过专家的指导完成对患者的治疗。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中医重点专科的发展为人民的医疗保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中医的发展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不但拓展了服务的范畴,同时印证了服务的质量,品牌效益突显,服务半径扩大。虽然重点专科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但只要有宽松的政策支持,有广大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春天的幼苗最终会开花结果成为白银市医疗界的姣姣者。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医院重点专科建设规划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