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篇介绍江西滕王阁的导游词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5篇介绍江西滕王阁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朋友:
(车上的导游欢迎词) 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下.我是江西九江**旅行社的地接导游员,我姓朱名军!和艺术人生的主持人同名!大家这次的江西之旅便由我负责!如何称呼我,我感觉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大家感觉应该怎么称呼我?(给考官一个悬念,增强对自己的印象)小朱?呵呵,这个朋友讲的不好!特别是把朱字拉的那么长!叫朱导?这个也不可以,这样称呼我在无形中把我和您的距离拉远了!您是游客我是导游!看大家这样的着急,那我可以提示下!来我们江西可以按照我们江西的叫法!(停顿下)老表?对,这位朋友讲的非常好!离我们的正确答案只有一步之遥啦!呵呵,不难为大家拉!如果您认为您的年纪比我大,那您就称呼我为表弟,如果认为您年纪比我小,就称呼我为表哥!
中国有句话讲的非常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我们相聚在这部车上是我们修来的缘分!我将会用我的优质服务和我的完美讲解为您的江西之旅添砖加瓦!如果大家在旅游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我提供帮助或者对我的服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请您告诉我,我将尽我全力来为您解决!最后祝大家在江西旅游愉快!
(下车以后慢慢进入到景区)我们今天要参观的景点是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有西江第一楼之称的南昌滕王阁!现在我们大家跟随我进入到整个景区!现在正对我们的就是滕王阁了!它为仿宋建筑风格,采用明三暗七的建筑风格!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是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李元婴在当时的洪洲(今南昌)为官期间建造的!当时建造这个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李元婴吃喝玩乐,欣赏歌舞!此人在离开洪洲到山东时被封为滕阁,故这个建筑就被命为滕王阁!它的高度为57.5米,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战争,火灾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重建成于1989年重阳节的第29代滕王阁,!在重建时主要参考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所绘制的八副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并参照了宋代的李明仲的营造法式!滕王阁序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被历史忘记,滕王阁又使滕王阁序在实在的载体中不断流传!
从远处看,滕王阁和它的压江挹翠两亭象中国的山字,从空中俯瞰,滕王阁又象一只展翅?傻拇笈?有可能大家有点疑问,为什么我们江南三大名楼中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都是楼,为什么我们这里被称为阁?答案就在我们的面前!大家请注意,在这个建筑下面有象征古城墙的两层,高度为12米!平地起高楼,我们这里的建筑是在这两层上建筑,所以就被称为阁了!这两层的台阶有89个,寓意着是在1989年重建!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数数看!
(1楼门口)大家现在看到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毛主席同志的亲笔手书,在重建滕王阁的时候送给我们江西!江泽民在1989年和1989年来我们这里参观时,在这里久久观赏,并和我们的导游员一起吟诵了滕王阁序 !
(进入到1楼)现在我们到的位置就是这个建筑的第三层,也是我们滕王阁的序厅! 请看我们的正前方,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时来风送滕王阁,是根据明朝的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的名篇马当神风送滕王阁而创作的!它将不同的时间空间人物和故事集合在同一个画面上,体现出历史的厚重!它主要介绍我们滕王阁的来由!描写的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在前往当时的交趾(现在的越南)探望被贬职的父亲在江西马当山处遇到大风,幸遇中原水神的帮助而抵到当时的洪洲,在不明白当时举办滕王阁高会主要目的(阎都督准备在此会上炫耀其女婿的文才)而在众人的半推半就中写下了生命的绝唱腾王阁序! 王勃写完这个诗文离开洪洲在海上就遇海难! 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从此,序以
阁而闻名,阁以序而著称。
(进入到2楼)现在我们来到就是第4层人杰厅!这里主要描绘的是江西从先秦以来的历代名人!一共有80位!虽然他们的时代,服饰,地位,年纪,职业,性格和人品不同,但和谐的统一在同一画面!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就简单介绍其中的几位! 第一位是我们左边的张天师,着道袍的这位!道教的始祖东汉的张道陵,虽然不是江西人,但是一生都和江西发生过极其密切关系。他创办五斗米道之前,做过九江令,创办五斗米道之后,又在龙虎山炼过丹。目前道家的影响在海外特别大,特别是日本韩国人对道家非常有兴趣!第二位就是在张天师旁边的和尚-慧远和尚, 晋武帝太元六年(381年),慧远和尚奉道安之命,来到庐山宣扬佛法。而庐山的清幽安宁、云雾缭绕、曲径通峡的风景,在慧远心中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奇幻的境界。时隔五年,慧远在庐山创建东林寺并结白莲社,自此一住三十余年,四处讲学,直至圆寂那一天,而庐山的跣骞取⑹?沤У却加凶潘?簿?捣ǖ暮奂!K?园琢?缥?兀?仙??季煌磷冢?小斗ㄐ月邸返染?5卷50本,逐渐开佛教一派山门净土宗。慧远首结莲社,使佛教取得了平民信仰的形式,开始在平民中传播,可以这样讲:慧远的最大贡献是他将复杂的佛家进行了改造,走入到了老百姓家中! 在我们现在看到的拐角出就是有名的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和陈蕃关系非常好,平时不接待宾客的陈蕃,居然破例在太守府中为徐孺子特备一榻,徐来则张之,徐去则撤之,是为徐孺下陈蕃之榻所由来!后来人们就把有贵宾来安排住宿称为下榻.不知道在看的过程中有没有看到有一位特别的人物在这里?(停顿下)有朋友已经指出来了,他就是严嵩,明朝人,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专国政达20年之久,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臣之一。为什么他的画象在这里?主要是我们这里不以人品而以其文品来评论!王廷相语曾经这样评论他的文才:诗思冲邃闲远,文致明润宛洁王世贞的评论他孔雀虽有毒,不能掩文章,表示不能因人废文,来肯定他 独为迥出的文学功力。
(3楼)这里是明层.我们到的第五层!在中厅有壁画临川梦,在公元1599年, 汤显祖首次在滕王阁排演了牡丹亭这出戏,开创了滕王阁上演戏曲的先河!滕王阁从此由一个歌舞戏台变成戏曲舞台!实现了功能的改变!在壁画中的色彩以灰蓝为基调,所有人物的眼睛全部是闭上的!烘托出梦境的感觉!中间的老者的头微微向旁边翘起,表示他不愿意同腐败的统治当局同流合污!表现自己对黑暗现实的抨击!他于1616年逝世,这恰好和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是同一年去世。由于汤显祖在东方剧坛上的崇高地位,人们都称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由于他生活在明未清初 ,我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民主自由的环境,而当时的政府是不会答应这个要求的!所以汤老先生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因为这些戏的内容都和梦有关 ……此处隐藏7235个字……返。
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其东、西重檐之间,高悬着2米×5米的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各一块。其内,虽是一个暗层,但设计者将中厅南北角重檐间的墙体改成了花格窗,故光线极好,与明层无异。由台座之下的底层算起,这一层实为第九层,故大厅题匾“九重天”。大厅中央,有汉白王围栏通井,下可俯视第五层,其上方对一圆拱形藻井,寓含天圆地方之意。24组斗拱由大到小, 由下至上, 共12层,按螺旋形排列。取意1年12个月,24个节气。斗拱采用的是明、清民间木作处理手法。彩绘采用五彩装,沥粉贴金,金碧辉煌。最顶端的彩绘,则是参照西安钟楼的彩绘式样精心绘制而成。这一螺旋式藻井,在全国古建中是不多见的,能给人以动感,凝神仰视,仿佛在不断旋转,不断变化,又给人以时空无限之感,这也正是设计者的匠心独具之处。藻并中央,悬挂精雕细刻的“母子”宫灯,随气流变化,宫灯不停地微微转动。
西厅称为“仿古展演厅”,是一座小型戏台,戏台上陈列有极为珍贵的古乐器复制件,深寓歌舞兴阁之意。其中有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编磬仿制件。编钟为24件,可进行演奏,曾获得1985年的“百花奖”。编磬为32件,其厚薄不同,敲击时发音各异。此外,还有土乐“埙”、竹乐“”“排箫”,革乐“建鼓”、“双凤虎座鼓”,匏乐及丝乐“瑟”、殷代“虎纹磬”、“铙”等塑件,还有隋唐时代的乐俑。这些仿古乐器既是陈列品,又可利用它们进行小型的乐舞演奏。2000年后,文娱队移至北园(俯畅园)进行文艺演出。
大厅南北东三面墙上,嵌有大型唐三彩壁画--《大唐舞乐》。南面为“龙墙”,以男性歌舞乐伎为主,画面以《破阵乐舞》为大框架。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征伐四方,破叛将刘武周,军中遂有《奏王破阵乐舞》之曲流传,歌颂其功德。李世民即位后,亲制《破阵乐舞》,其舞形及音乐“发扬蹈厉,声韵慷慨。”壁画中舞蹈者披甲执戟,作战武士打扮,具有浓厚的战斗气息和粗犷雄伟气势。《破阵乐舞》的队列当中,有两组舞蹈的表演者。右边,两名胡人表演以跳跃动作为主的《胡腾舞》,这种舞蹈为唐代西北少数民族舞蹈,出自石国,也就是唐属安西大都护府管辖,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舞蹈者头戴珠帽,穿长衫,腰系宽带,足登软靴(多为黑色),有诗曰:“扬眉动目踏花毯,红汗交流珠帽偏”。左边,两名舞者执剑跳起,表演的是《剑器舞》。唐代著名舞蹈艺人公孙大娘善舞剑器,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描绘道:“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画面中后部,舞者身披狮皮表演《五方狮子舞》。五名舞者装扮成五头不同颜色的狮子,各立一方,表演狮子“俯、仰、驯、狎”等各种情态,有二人扮成“昆仑像”,就是戏狮的人,牵着绳,拿着拂尘彩球逗弄狮子,场面雄伟壮观,与前面的《破阵乐舞》队形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画面后部是乐台上下的伴奏乐伎。
北面为“凤墙”,以女性歌舞乐伎为主,画面以唐代著名宫廷乐舞《霓裳羽衣舞》为主体(在三楼已对其进行简要介绍)。白居易在诗中描绘,其服饰“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间俗衣服。虹裳霞帐步摇冠、细璎累累佩珊珊”。其舞姿“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裾云欲生”。左边,两名女童踩莲对舞,表演的是《柘枝舞》。
此舞为唐代西北少数民族舞蹈,出自怛罗斯,(唐代属安西大都护府管辖,今乌兹别克境内的江布尔)。其舞姿节奏明快,旋转迅速,刚健婀娜兼而有之,主要以鼓伴奏。画面中后部, 两名舞伎在圆型地毯上快速轻盈地旋转,表演的是《胡旋舞》,此亦是唐代西北少数民族舞蹈,出自康国(唐代属安西大都护府管辖,即今乌兹别克境内撒马尔罕)。其舞姿动作轻盈,急速旋转,节奏鲜明,主要以鼓伴奏。 白居易 《新乐府·胡旋女》诗云:“弦歌一声双袖举,回雪飘摇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巳时”。画面后部是伴奏乐伎。整个舞蹈场面设置在满塘春水、绿荷粉芙蓉的水榭之上,旁有两只仙鹤,一左一右,上下翩飞,烘托了轻歌曼舞、飘飘欲仙的气氛。
滕王阁的陈列,有很高的文化品位,体现和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精粹,同时也反映了豫章古代文明的特色。滕王阁,是一座名副其实的高雅的文化殿堂。
5篇介绍江西滕王阁的导游词范文(四)滕王阁主体建筑净高57.5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其下部为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分为两级。台座
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即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而内部却有七层,就是三个明层,三个暗层,加屋顶中的设备层。新阁的瓦件全部采用宜兴产碧色琉璃瓦。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高达3.5米。勾头、滴水均特制瓦当,勾头为“滕阁秋风”四字,而滴水为“孤鹜”图案。台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两个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风雨桥。
循南北两道石级登临一级高台。一级高台的南北两翼,有碧瓦长廊一级高台朝东的墙面上,镶嵌石碑五块。
正中为长卷式石碑一幅,此碑由八块汉白玉横拼而成,约10米长、1米高,外围以玛瑙红大理石镶边。此碑碑文为今人隶书韩愈《新修滕王阁记》。
由一级高台拾级而上,即达二级高台(象征城墙的台座)。这两级高台共有89级台阶,而新阁恰于1989年落成开放。由高台登阁有三处入口,正东登石级经抱厦入阁,南北两面则由高低廊入阁。正东抱厦前,有青铜铸造的“八怪”宝鼎,鼎座用汉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攒尖宝顶圆亭式鼎盖。
5篇介绍江西滕王阁的导游词范文(五)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南昌游玩。我是导游王祚瑞。下面我将要带领大家参观滕王阁景点。
大家都知道滕王阁的由来吧?对了,滕王阁是西江第一楼,他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三大名楼。
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的,洪州指的就是现在的南昌了。在贞观年间,李元婴曾被封为腾王,他所建造的阁楼当然以他的封号命名,所以就叫滕王阁。从腾王阁的始建到现在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千百年来,他兴废交替多达29次,于1983年奠基,1985年破土动工,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主阁竣工。现在我们看到的滕王阁的匾额是宋代书法家怀素的狂草书法,被誉为是“天下第一草书匾”,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腾王额的独特之处,它取自韩愈的诗句“余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因此,腾王阁就有了西江第一楼的美誉。
现在我们要进入滕王阁主阁游览了,请大家在游玩时注意安全,不要将头伸出栏杆外;不要攀爬。我们在中午12点整到滕王阁阁下集合。滕王阁的阶梯有89级,它的含义是:现在的29代滕王阁,是1989年重建成的,“89”指的就是这个时间。滕王阁的主阁高57.5米,有九层,可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才三层呀!怎么可能变成了九层了呢?
这是因为滕王阁的结构是明三暗七,再加上两层基座,就是九层了。主阁两侧还建有“压江”和“邑翠”两亭,如果在高空鸟瞰滕王阁,就发现他像一只正欲展翅高飞的巨大鲲鹏。好了,我介绍完了,请没有观览完的游客继续观赏,现在解散!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多篇介绍江西滕王阁的导游词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