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在大海中永生》教材分析精品多篇

时间:2025-02-08 08:53:41
《在大海中永生》教材分析精品多篇

说明:《在大海中永生》教材分析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在大海中永生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读3个字。

2、结合资料说说自己对邓小平爷爷的了解。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对邓小平爷爷产生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方案一: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8课《在大海中永生》。看着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谁在大海中永生?永生什么意思?在大海中真的能永生吗?在大海中永生的是什么?)

谁在大海中永生?(邓小平)你了解邓小平爷爷吗?你搜集了哪些相关信息?

方案二:同学们,你们认识他是谁吗?(邓小平爷爷)你了解邓小平爷爷吗?你搜集了哪些相关资料(★www.)?介绍给同学们听一听。

二、介绍资料:

1、学生介绍

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

3、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邓小平爷爷的音容笑貌,感受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录相)

4、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和蔼亲近、伟大……)

5、教师导语:

邓小平——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的提出者,却在1997.2.19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录相)

6、邓小平爷爷的离去,令九洲同悲,四海同泣。这位历史的巨人,中华人民的英雄,在临终前再三叮嘱家人,死后要捐献角膜,解剖尸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于是,在1997.3.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录相)

7、今天我们学习的第28课,在大海中永生就纪录了那时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课文。

提示:1、轻声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默读课文,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批注为什么令你感动。

3、把你的感受和同桌交流,再试着读出来。

四、随机交流:(哪里最令你感动?读出你的感受。)第二、七自然段

1、是呀!寒风卷起的浪花,哗哗的响着,好像大海在哭泣,伤心至及。带着这份撕心裂肺的悲痛之情请女生齐读这一段。

2、作者把大海看做人来写,赋予大海生命,大海为伟人的离去动容,可见邓小平爷爷的人格魅力是多么伟大呀!请男生带着对邓小平爷爷的怀念之情再读这一段。

3、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伴着鲜花撒向无垠大海,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读出对邓小平爷爷的怀念之情。(齐读)还有那些语句令你感动?为什么感动?说出理由。

第三自然段:

1、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学生读,谈感受。(补充)

2、对比读一读,说说哪段好,为什么?(增强情感)

3、自己试着练习朗读,再请一名同学来读一读。

4、老师和同学们配合朗读,请同学们接读送往后面的地点。

5、你能仿照课文中的语句,再说一两句话吗?

6、在这里作者张开想象的翅膀,表现了对邓小平爷爷的无限哀思和深切怀念,让我们齐读这一段话。

第四、五自然段

1、正是因为邓小平爷爷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设想,使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不管是在20世纪,,还是在21世纪,都使中国雄立于世界的东方,所以说邓小平爷的影响超越世代。此外,他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香港,澳门如期回归,中国台湾也必将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的回归,为全世界和平友好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式,所以说邓小平的影响超越国界。

2、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练习读一读邓小平的影响超越     超越      超越      中国      全世界。

4、请同学读一读。

第六自然段

1、邓小平这位历史的巨人,世界的伟人,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中国人民的骄傲。然而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骨灰撒大海,鲜花伴伟人。就在飞机即将离去的时候,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我是      祖国和人民。

2、你对这句话有什么理解。(为人民无私奉献一生,人民无限怀念、爱戴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时期,他创建了邓小平特色理论,提出回归创举,顺利收复香港,澳门,即使在逝世后还要把骨灰撒入大海,所以说他真是祖国和人民的儿子。)

3、让我们师生一起来读一读第6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1、祖国人民的儿子,无产阶级革命家,身经百战的将帅,治国安邦的能手,解决历史难题的大师,邓小平,这个名字与他的丰功伟绩,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请同学们齐读第七自然段。

2、永生是什么意思?在大海中永生的是什么?

3、让我们带着无限的哀思深切的怀念之情,再读第七自然段。

4、此时此刻,你想对邓小平爷爷说些什么?

5、邓小平爷爷虽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精神在大海中永生。

五、总结课文

语文按着飞机飞向大海,骨灰撒大海,飞机飞离大海的顺序记述,让我们再次回到1997,3,2日的那一天,再一次感受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的情感,再一次深情的怀念我们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配乐朗读课文。

《在大海中永生》教材分析 篇二

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人民为失去了邓爷爷这一位伟人而悲痛的感情。

3、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1、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2、有感情的朗读表达人民与邓小平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1、准备一个多媒体课件。

2、课前阅读有关邓小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在上课前教室里洋溢着《春天的故事》的旋律。

一、导入复习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1997年3月2日那个难忘的日子,生接着背诵(音乐春天的故事)

二、第二段的学习

1、范读

(配有录象)

2、你们想不想也来读一读|?把你们从文章中体会到的感情都朗读出来。

3、现在请大家来谈谈自己的体会吧。

4、学生交流:a、悲伤——盘旋:飞得很低很慢。

你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一下吗?指名读

(飞机飞得真慢呀 ……此处隐藏4815个字……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你知道了什么?指名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2、圈点”低低地'缓缓地“细细品读,你体会到什么?

3、相机出示邓小平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指名读,齐读。

师:作为中国人民的儿子,怎能忍心离开祖国和人民,祖国和人民又怎能舍得他们的儿子离去。

4、指名朗读第一句,读出悲痛的心情。(指名读)

5、你还知道什么?

”最后一个篇章“,指的是什么?(不知道没关系,再往下学我们就会明白的)。

6、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2-4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 ⑴轻声读2-4,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想想读懂了什么?

⑵怎样读好这些话。

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投影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①你读懂了什么?什么是呜咽?”痛悼“?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悲伤不已)

②怎样读出这种心情?(指名读,愿意读的站起读)

3、出示第三自然段

①你读懂了什么?(骨灰的去向)

②四个”也许“分句,位置能不能调换?(不能,地域越来越大说明小平爷爷的影响深远)

③怎样读好四个分句?(语气渐强,最后渐慢)

④指名读,分组读。

4、出示句子:(接读)

”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①怎样读这句?(用自豪、敬佩之情来读)

②齐读。

5、各自轻声朗读2-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你最感动的一两句话背下来。

①指名背。

②”邓爷爷人生最后的篇章"是什么?(骨灰撒向大海)

③出示资料《邓小平爸爷爷的道德》看了这些资料,你认为邓爷爷是怎样的伟人?(无私奉献)

6、再次倾听邓小平的名言。(放录音)

过渡:人民的主席爱人民,人民的主席人民爱,邓爷爷虽然走了,但我们相信,他与……同在,与……(投影出示)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1、你是怎样理解第一句的?(在大海中永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擦去课题上的?)

2、怀深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板书: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

三、总结课文

1、习了课文,你想对邓爷爷说些什么?

投影出示说话训练。

邓爷爷,我想对您说( )

出示词卡:

人民的主席爱人民,人民的主席爱。丰功伟绩光辉形象不朽精神永留心中。

2、播放《春天的故事》

四 课外作业

1、做到三个“一”

①我一个邓爷爷的故事。

②背一首怀念邓爷爷的诗。

③唱一首歌颂邓爷爷的歌。

2、把积累的词语抄下来。

在大海中永生 篇五

(1)学生自读。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3)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那就让我们再来读读邓爷爷的这句话,好好体会邓爷爷对祖国对

人民深切的爱

(4)学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过渡:让我们随着课文,再次回到那揪人心腑的1997年3月2日,去送别敬爱的邓爷爷。

3 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

观看录像,代替讲读。[点击鼠标,播放录像片断:邓爷爷的骨灰正撒向大海

(第二节内容)]

指导朗读第一节

[1] 飞机飞向大海,[2] 带着全国人民无限的哀思、缅怀。深爱着祖国和人民的邓爷爷离我们

远去了,多么令人悲痛!让我们各自读第一段,想想怎么读才能把我们的这种感情表

达出来?

[3] 学生各自认真读第一段,[4] 随意的发挥想象去读,[5] 可大声读,[6] 可小声读,[7] 也可站着读。

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8] 学生朗读,[9] 师适时指[10] 导。

指导朗读第三节

过渡:读了第二节,我们是不是好像也来到了大海,也在目送伟人离去?

[11] 此时此刻,[12] 我们又会想些什么?你是不[13] 是还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各自读读

课文的第三节,好好想想。对“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这句话,你现

在又是怎么理解的?

学生读一读课文,小组里互相交流。

老师参与小组讨论。

指名说一说。

[14] 这一段饱含文字,[15] 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和深远影响。

这段话想读读吗?怎么读呢?

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读得真好,老师听了深受感染,也想放声读读这一段,表达对邓爷爷的热爱和怀念,

行吗?

师放声读,并渐渐转为背诵。

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一段,让我们把邓爷爷的慈容笑貌、丰功伟绩永远记在心里。

集体朗读。(能背的试着背)

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现在大家都理解了吗?[点击鼠标,屏幕

显示: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谁讲给大家听?

[16] 学生同[17] 桌思考讨论。

[18] 自由发言,[19] 谈谈自己的理解。

[20] 师进行小结。

评析: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这教学片断中,教师能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自由读,小组合作读,齐读,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要是在以前,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参,给予学生一个统一的答案。而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的感情色彩,品味出不同的思想内涵。请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想,达到语言内容,语言形象,语言情感的有机融合。

读悟表达,释放学生的主体功能。给学生提供读悟表达的空间和自由,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悟了就说,悟了就演,让学生先把感悟到的读出来,说出来,,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

总之,这是一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读促悟的阅读课,教师的作用只是架桥铺路,点拨启导,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非常活跃,撞击出课堂教学的生命火花

常州市平冈小学   俞春梅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在大海中永生》教材分析精品多篇范文。

《《在大海中永生》教材分析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