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投标物资运达施工现场后的保护措施和要求【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14投标物资运达施工现场后的保护措施和要求 篇一14投标物资运达施工现场后的保护措施和要求
投标物资运达施工现场后,如没有即时安装,需存放仓库里面,不能露天存放。对仓库要求做到五防一通(防潮、防火、防雷、防雨、防小动物、通风良好),应配备绝缘防护用具及灭火器材,室内不堆杂物,通道宽度应不小于1米。
投标单位: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桥梁支座物资运达施工现场后的保护措施和要求 篇二桥梁支座物资运达施工现场后的保护措施和要求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性能,方便客户使用,支座到达现场后应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1、支座运抵现场卸车时,应对吊装钩进行吊装,严禁其它方式吊装。在卸车和搬运时,应避免磕碰。
2、支座宜在库房存放,应将支座码放整齐,码放高度不应超过2m,支座与地面距离15cm。
3、如果不具备库房储存条件,支座上面用避光、防水的篷布覆盖严密,避免阳光直射、雨雪浸淋、雷击,并保持清洁。
4、存放过程中,支座严禁与酸、碱、油类、有机溶剂等影响支座质量的物质接触,支座应远离热源1m以上,注意防火。
5、支座到达现场应严格遵循存放规定,避免人为或外力作用对支座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支座的使用性能。
施工现场劳动保护措施 篇三施工现场劳动保护措施
施工现场道路、上下水管道、电气线路、材料堆放、临时附属设施等的平面布置,都要符合安全卫生防火要求。
多种机电设备的安全装置和起重设备位装置都要齐全。没有的不得使用,要建立定期维修保养制度,检修机械设备要同时检修防护装置。
脚手架、井宇架、安全网搭设完毕必须经工长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使用期间要指定专人维修保养,发现有变形倾斜、摇晃等情况,要及时加固处理。
施工现场的坑、井、沟和各种孔洞、易爆场所、变配电房周围要指定专人设置围栏或盖板等安全标志,夜间要设红灯示警、多种防护设施,警告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
实行逐级安全交底制度,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情况向全体职工进行交底。
施工现场的木工棚和易燃易爆仓库,要建立防火管理制度,备足防火设备和灭火器材,要经常检查,保持良好。
对于施工现场工作的人员,应根据工种和需要供给职工定用的有效的防护用品,严禁赤脚或穿拖鞋、高跟鞋进入现场,高空;作业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
按规定使用安全“三宝’,电动设备和电动手持工具要设置漏电掉闸装置,机械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转中
维修保养。
加强季节性劳保工作,做好防暑降温保健工作,夏季要防暑降温,冬季要防寒防冻,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工地,进行巡回医疗和防治观察,对于高温作业和夏季露天作业的人员要供应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清凉饮料。
雨季和台风到来之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临时设施和电气设备、脚手架、起重设备等进行全面的检修加固。
工地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对新工人要进行安全“三级”教育及变换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没有熟悉本单位的一般安全常识和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不准上岗。
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
1、进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穿拖鞋、高跟鞋威赤脚上班。2.实行“三机”专人制度持证开枕,持证上岗。
3、严禁在本工棚易燃场所吸烟玩火,严禁私用三炉,严禁酒后上班。
4、施工员在下达生产任务前应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交底。5.作业前应检查操作范围的安全防护设施,隐制除后,方可上岗操作。
6、井字架、脚手架搭设完必须组织验收,严禁乘坐无安全设施的吊篮及垂直运输,严禁攀登井字架、脚手架上。
7、未经施工员同意不得随意拆除、松解一切防护设施,违者负直接责任。
8、新工人进场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无证下准上岗。9.上下交又作业,严禁在高处抛掷物体,工具用完随手放入工具袋。
10、电气设按规定接零接地,电线架设应符合上级要求,严格控制漏电保护器规格。
11、作中要求细致、专心,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离开生产岗位。
12、违章作业不听指挥,给予处罚;在安全生产中有功的给予表扬和奖励。
13、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季节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时,思想集中,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
1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指责,并有责任制止他的违章作业。
安全生产奖惩制定
凡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成绩突出,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荣誉奖或物质奖:
一、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工作条例,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取得显著成绩的。
二、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方面有重大发明、技术改进或提出重大合理化建议。
三、防止或避免无重大伤亡事故或在事故检查中有功的。对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经教育不改的,应给予处分:
一、违章作业或违章指挥造成事故的。
二、玩忽职守,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造成事故的。
三、发现有事故险情,既不采用防范措施,又不及时报告,而发生事故的。
四、发生事故后,破坏现场,隐蔽不报、虚报、故意拖延报告或嫁祸他人的。
五、对批评或制定违章作业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
六、不执行上级和安全部门限期解决的安全隐患和治理尖毒作业的要求,造成事故或使职工继续在尖毒作业环境下从事生产,导致职业病的。
七、由于设备超过检修期限位运行或设备有缺或没有防护装 置造成事故。
八,、发生事故,不积极组织抢救或事故发生后,不吸取教训采取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九、不遵守职工守棚,违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不戴安全帽或穿拖鞋、高跟鞋、赤脚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人,给予罚款10-50元。
十、使用“三炉”,攀登井架或坐吊篮上下的工人给予罚款50元。
十一、不见“三机”人员而私自开机使用施工机械的人员给予罚款50元。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 1.按有关文件,使用“三宝’即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2.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严禁酒后上班。
3、施工机械必须验收后方可使用,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转中修理,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停电,开关箱应加锁,严禁无证操作。
……此处隐藏1915个字……4防治施工噪声污染措施
4.1 施工现场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制定降噪措施。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按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的环保部门申报。
4.2施工现场的电锯、电刨、搅拌机、固定式混凝土输送泵、大型空气压缩机等强噪声设备搭设封闭式机棚,并尽可能设置 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以减少噪声污染。
4.3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时,确需在 22时至次日 6时期间进行施工的,在施工前到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做好周边居民工作。并公布施工期限。4.4有夜间施工许可证进行夜间施工作业时,应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声,采用低噪声震捣棒等方法。
4.5对人为的施工噪声,建立教育管理制度和降噪措施,并进行严格控制。承担夜间材料运输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4.6施工现场进行噪声值监测,监测方法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值不超过国家或地方噪声排放标准。
5能源、资源消耗的控制措施
5.1项目现场安装总电表,施工区及生活区安装分电表,并设专人定期抄表。
5.2对现场人员进行节电教育。
5.3在保证正常施工及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夜间不必要的照明。
5.4办公区使用节能型照明灯具,下班前,做到人走灯灭。5.5夏季控制使用空调,在无人办公或气候适宜的情况下,不开空调。
5.6现场照明禁止使用碘钨灯,生活区严禁使用电炉。5.7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尽量控制机械操作,减少设备空转。5.8施工用电总包专业分包均需设计量表。地下、室内照明分区分段、分部位手控或安装时控继电器,场区照明设光敏继电器,节电、用电系统安装电容器以提高功率因素。
5.9所有机械必须符合产品设计匹配电机,根据加工件选用机械,避免大马拉小车。
6严格控制化学品、油品的泄漏和火灾、爆炸的发生措施 6.1生产、办公区的化学品、油品一律实行封闭式、容器式管理和使用。设立明显警告标志并配备标准的消防器材。严格执行各项消防规章和防火管理制度。特殊操作工种需培训后方可持证上岗。提高全员防火意识。
7严格控制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理措施
7.1防止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造成影响,单位根据施工特点,树立节能减废的思想,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制度,减少材料浪费,控制无毒、无害不可利用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严格控制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提高各类无毒、无害可利用物资的使用量。建立建筑垃圾分拣站和封闭式固体废弃物回收站。对所有固体废弃物按规定消纳。防止污染环境。
8、防扰民措施
8.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组织施工,争创市级文明安全工地。
8.2与政府部门和建设单位一起做好工程周围居民的工作,共同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和生活环境秩序。
8.3 教育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群众利益,尽力减少工程施工给当地群众带来的不便,和当地群众一起自觉遵守《首都市民文明公约》,建立起相互理解信任,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关系。
8.4按照设计要求必须连续旋工的工程,需在22时至次日6时进行施工的,在施工前必须向工程所在地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待审查批准后方可施工,未经批准,禁止在限制时间内进行超过国家标准噪声限制的作业。
8.5己批准夜间施工的,也要加强防范措施,控制噪声污染,定期、定点进行噪声测试,对强噪声设备要进行封闭作业,如遇有超噪声值施工的要立即制止,对人为制造噪声的,要对违章者进行处罚。8.6施工前应当公布连续施工的时间,向工程周围的居民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居民的谅解。
9、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措施
9.1施工现场设冲洗车辆处,并设沉淀池,冲车轮、泵车、泵管废水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沉淀池定期清掏。
9.2工地临时食堂下水道设隔油池,定期清掏污渣,经隔油沉淀后排至市政管网。
9.3厕所设化粪池,经沉淀后排入部队内部的市政管网,化粪池定期清理。
9.4下水管一律采用陶瓷对接,防渗水泥滴浆抹管,以防污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10、减少材料消耗和材料节约再利用措施
10.1对进入现场的各种材料要加强验收保管工作,减少材料的损坏,最大限度的减少材料的人为和自然损耗。
10.2加强材料的平面布置及合理码放,防止因堆码不合理造成的损坏和浪费。
10.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垃圾分拣站,并及时分拣回收,先利用后处理。
10.4搞好限额领料工作;开展综合利用,节约代用报废的物资和包装容器的回收上交利用,做到物尽其用。
10.5用经济手段管好物资,搞好物资节约工作,严格实行材料“节奖超罚”制度。
11、节约用水及地下降水和非传统水源利用措施 11.1办公区、生活区及施工区安装分水表。11.2现场使用的所有水阀门均为节水型。11.3对现场人员进行节水教育。
11.4办公区、施工区、生活区各明确一名责任人员,检查水泄漏等情况,杜绝长流水现象。
11.5施工养护用及现场道路喷洒用水时,可以用地下降水井的水源及雨水喷洒,喷洒者应注意节约用水。
11.6临时用水上水管接口严密,水龙头严禁跑、冒、滴、漏。11.7原材使用精打细算,降低耗损,提出合理化建议或用低耗能源材料取代。
11.8由食堂管理员随时检查生活区域的水龙头,以防浪费生活用水。
11.9现场中要加强对基坑降水产生的地下水和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用于施工期间除饮用水以外的消防、降尘、车辆冲洗、厕所冲洗、结构施工中的混凝土养护及二次装修中的建筑用水。
11.10教育好工人节约用水用电。防止电动工具未作业时空载运转,夜间减少不必要的照明。
12、对土地植被的保护措施
12.1施工车辆出场必须清洗,冲车轮、泵车,减少施工场地内的废渣、土对周围土地的污染,将对周围土地植被的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
12.2减少施工的非废气排出、使用清洁能源。
12.3对施工废水不得直接排放,必须经过沉淀后才能排入军队内的市政管道,减少对周围植被的污染。12.4对工人进行安全环保教育,不得对周围土地植被进行损害。13.对施工区域内的遗址文物、古树名木的保护措施
13.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遇到遗址文物、古树名木,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马上通知文物部门前来探查和发掘,待有价值的文物发掘完成后,经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施工。
13.2对工人进行教育,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向负责人汇报。
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投标物资运达施工现场后的保护措施和要求【精品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